射電天文望遠鏡,它屬于專業(yè)的天文臺觀測使用的天文望遠鏡,它通過接受星體發(fā)出的射電波,然后記錄下關(guān)鍵的數(shù)據(jù),包括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偏振等,同時還配備有專業(yè)的信息處理系統(tǒng)對收集的信息進行處理。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觀測到普通光學望遠鏡觀測不到的星體,比如脈沖星、類星體、星際有機分子等等。

望遠鏡是一種利用透鏡或反射鏡以及其他光學器件觀測遙遠物體的光學儀器。利用通過透鏡的光線折射或光線被凹鏡反射使之進入小孔并會聚成像,再經(jīng)過一個放大目鏡而被看到。又稱“千里鏡”。望遠鏡的第一個作用是放大遠處物體的張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細節(jié)。望遠鏡第二個作用是把物鏡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徑(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觀測者能看到原來看不到的暗弱物體。
天文望遠鏡已經(jīng)成為人類文化最偉大的奇跡之一,它不僅使天文學發(fā)生了革命而且深刻地影響了其他科學的發(fā)展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改變了人類的宇宙觀!為了以紀念伽利略首次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天體400周年,聯(lián)合國把2009年定為國際天文年。

廠1948年,美的望遠鏡峻工,其5.08米的口徑足夠觀察剖析漫長星體的間距和視向速率。 1931年,法國光學家哈里斯做成哈里斯式望遠鏡,1941年原蘇聯(lián)天文學家馬可蘇托夫做成馬可蘇托夫-卡塞格林式折回鏡,豐富多彩了望遠鏡的類型。